達勝有限公司
Double Success Co., Ltd

獨門新手法 突破低位直腸癌手術瓶頸

媒體報導

過去,位在直腸末端的大腸癌,因腫瘤位於骨盆腔深處,從腹部進入腹腔鏡時,距離非常遙遠,很難看清楚骨盆腔底部的神經與血管組織,腹腔鏡操作角度也受限。

因此,若想要徹底清乾淨腫瘤,通常不大容易,尤其對骨盆腔較狹窄的男性患者或脂肪組織較厚的肥胖患者來說,難度更高。

2013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楊純豪與他的團隊完成了全台灣第一例「經肛門內視鏡複合手術」,這種手術除了在腹部開洞口外,也另外從肛門處進入一組腹腔鏡,兩組醫師同時從上、下端一起向腫瘤位置前進。

因為肛門距離直腸近,手術時不僅可清楚看見腫瘤周圍的組織,不易傷及神經、血管或鄰近器官,患者也得以保留最多的直腸。也因為多了一組人力,手術時間比傳統方式縮短一半,約兩小時就能完成,病人術後恢復也變快,楊純豪說。

回顧外科生涯的開始,楊純豪並非從小就立志要當手術名醫,只是當初看到外科還有名額,老師也願意收他,便一腳踏入這個領域。但他就是默默地找一件自己覺得對的事,就專心地把它做到最好。

精進腹腔鏡手法,開刀後持續深思

7、8年前達文西機器手臂甫問世,國內、外不少醫院都爭相引進於外科手術,楊純豪一度猶豫是否跟進,「那時我心裡非常掙扎,因為醫療技術就是這樣,一旦你做得比人家少,很快就被別人超越。」

看了相關文獻、也親自做了數例手術後,楊純豪認為在大腸直腸癌上,機器手臂跟腹腔鏡的手術成功率差異不大,病人卻要負擔較高的花費。雖然擔心自己技術被趨勢淘汰,但經過一番掙扎,他仍決定繼續精進原本的腹腔鏡手術,尋找對病人更有效益的治療方式。

後來,他就與當時的同事陳建志(現為和信治癌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著手改善低位直腸癌手術的瓶頸。雖然兩人很早就想到可從肛門置入腹腔鏡,但因為沒有前例,手術路徑、直腸切除比例都是未知數,兩人始終不知該從何著手。

「每天都一直想、一直想,真的非常苦惱,」楊純豪回憶。那段時間,楊純豪常常在開完刀後一個人陷入沉思,回想方才的手術過程,希望從中獲得一絲靈感。只要一有新想法,他就立刻打電話給陳建志,兩人便一起推敲、評估各種可行的手法。

有時候走在醫院的長廊上,他想得出神,便會邊喃喃自語,兩手邊在空氣中比畫起操作腹腔鏡的動作。「我自己沒有發現,都是其他人看到告訴我,才知道原來我會這樣,」楊純豪笑著說。

陪病人正視恐懼,堅持坦誠溝通

2013年初,楊純豪在期刊中得知西班牙一家醫院也發展出類似手法,突破他一直以來卡住的盲點。楊純豪便趕緊動手嘗試,在腫瘤體積較小的直腸癌病人身上完成了國內第一例的手術。之後的一年他不斷精進,手術更臻成熟、標準化,至今陸續完成50多例。今年5月底,更將舉辦工作坊,傳承團隊的經驗。「不要貪心,只要找一件事就好,因為你必須很努力一直鑽研,才可能做到最頂尖,」楊純豪說。

即使升上實驗外科主任,身兼管理職的楊純豪仍十分重視與病人的互動。不僅堅持要親自與每位手術病人、家屬說明手術方式,值班時,只要有需要急診的手術病人,他也幾乎都會親自趕到醫院來探視,讓病人家屬安心。

對於直腸癌的患者來說,能否保留肛門一直是病人面對治療最大的障礙。不少病人聽到未來得靠人工肛門過日子,都會選擇「逃跑」不再回診。對於這樣的困境,楊純豪的理念是「對病人說實話」。

只要評估後發現,病人可能無法保留肛門,楊純豪一定會據實以告,甚至表明手術後的生活會很辛苦。但之後,他會讓病人知道,治療團隊願意做哪些事來幫助他解決這些問題。「恐懼本身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恐懼,」楊純豪認為,醫療團隊的首要任務就是陪病人正視恐懼。

楊純豪也相信,若醫病能坦誠溝通,既使病人最後不治療,也是對病人「最適切」的結果。例如目前大腸癌病人會建議術後做輔助性化療降低復發率,但有些病人因工作需要,無法頻繁回醫院接受化療,楊純豪仍能予以尊重,但提醒病人定期回診檢查。

楊純豪發現,當他照實告訴病人手術後會遇到的問題,病人往往也會告知自己實際的難處。「疾病是同一種,但病人的難處、背後的故事都不一樣。我們沒有比病人偉大,沒有比病人更堅強,醫師必須去同理病人的狀況。但如果醫師為了病人好,刻意淡化術後可能的後果,病人可能不會原諒你的。」

該院哪些醫師擅長大腸直腸癌手術?

大腸直腸外科:楊純豪、林宏鑫、林楨國、姜正愷、陳維熊、林資琛、王煥昇、張世慶、藍苑慈、林春吉

醫師叮嚀

能否保留肛門?括約肌長度而定
  1. 腸癌的患者,若有夠2公分安全距離可縫合,就有可能做到保留肛門。但是,仍必須看患者括約肌的長度是否足夠做縫合。但有時,硬是要留住肛門,即使可以縫合,也可能因為功能不佳,最後還是可能要再動一次手術做人工造口。
  2. 常有病人問我草藥、營養食品是否可以吃?中草藥就較難說,營養食品只要不太貴,個人是不太反對,主要是因為以病人的立場來想,心理上的需求得到適切的滿足會使癌症治療過程更順利。  



資料來源:20166_康健雜誌211 封面故事 文/李佳欣
以上內容轉載至網路,文章僅供醫學新訊參考,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當即下架。

合作夥伴